•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普京称被中国蒙在鼓里,对俄实行免签,他竟然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发布时间: 2025-09-09 05:02首页:主页 > 国际 > 阅读()

    当地时间5日,刚结束中国之行的俄总统普京,在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出席的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上,公开提及中国对俄公民免签的决定“完全出乎预料”。俄方此前对此一无所知,但也正因如此,中国这份“突如其来”的友好举措,反倒让他格外愉快。

    普京在论坛上讲话

    当着全球多国代表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晓免签消息,就好像中国给来华的普京塞了“大红包”,普京却被瞒到最后,掏兜了才知道。

    而他坦然分享这份感受的举动,本身就是对中俄关系的一次公开注解:两国的合作无需刻意铺垫,却能在关键节点达成默契,这种自然流露的亲近,恰是中俄关系最生动的写照。

    回溯到9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从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持普通护照的俄罗斯公民试行免签政策——俄方人员来华经商、旅游、探亲等,只要停留不超过30天,无需再办签证。

    消息一出,普京立刻回应:俄罗斯将以同样方式回应这一友好举动,对华实施免签。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看似“未提前沟通”的政策,实则是中俄高度互信的缩影。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签证政策往往牵动着国家间的安全与利益考量,各国普遍谨慎。

    但中国敢“直接官宣”对俄免签,俄方也能第一时间积极对等回应,核心在于两国早已形成“从大局出发、互信互谅”的合作底色。这种无需反复协商的默契,正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的基石。

    解放军仪仗队参加俄罗斯胜利日阅兵

    更深一层看,互免签证不仅是“方便往来”,更是中俄关系向务实领域延伸的重要一步。

    在经贸领域,中俄合作早已从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拓展到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等新赛道。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国,稳定的能源合作关乎中国能源安全;而中国的消费市场与工业体系,也为俄罗斯产品打开了广阔空间。

    免签落地后,商务人员往来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无论是企业调研市场、洽谈项目,还是产业链上下游对接,都会更顺畅,这无疑会推动中俄贸易规模再上新台阶。

    三亚成俄罗斯游客最爱,去年俄罗斯游客同比增11倍

    在人文交流层面,免签政策更是“催化剂”。2024年,中国内地接待俄罗斯入境游客已达15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5.1%,免签后这一势头必然更猛——俄罗斯游客能更轻松地走进中国,看长城、品美食;

    中国游客也能更便捷地前往俄罗斯,领略贝加尔湖的静谧、红场的庄严。人员往来的频繁,会让两国人民从“听说”变成“亲历”,文化认同与情感纽带自然会更牢固,为两国全方位合作奠定更坚实的民意基础。

    中国游客在莫斯科

    对俄罗斯而言,中国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更是“及时雨”,能直接带动其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对中国来说,旅游业的繁荣也将辐射酒店、餐饮、交通等上下游产业,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支点。

    当着70多国代表的面,普京那句“被蒙在鼓里”的感慨,不是“信息差”的遗憾,而是中俄关系“不刻意、却知心”的证明。

    未来随着免签政策落地,两国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的联结会更紧密,这份“惊喜”或许只是开始——中俄关系的深化,从来都靠实打实的合作与心照不宣的默契,而这终将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粤ICP12345678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