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日关系再度紧张,中国外交部三次点名日本,并两次提出严正交涉。
围绕石平事件、蔡英文窜访日本以及日本军事部署,中方强硬表态,展现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
这一系列事件再次凸显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石平是日本参议员,长期发表反华言论,公开支持“台独”,并多次在国际场合污蔑中国。
针对其恶劣行为,中方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对其实施制裁。
9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指出,石平并非所谓的“持不同观点者”,而是彻头彻尾的反华分子。
中方的制裁完全符合国际惯例,是捍卫国家利益的正义之举。
然而,日本政府对此提出抗议,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声称中方“恐吓持不同观点者”,并要求撤销制裁。
对此,中方强烈反对,认为日方纵容石平的行为才导致其肆无忌惮。
更重要的是,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明确规定了双方政客言行的界限,石平的言论显然已经越界。
日本政府罔顾事实,不仅没有反思,还试图干涉中方的正当法律行动,这种行为难以令人信服。
制裁石平一天后,蔡英文窜访日本又引发了中日新一轮的外交摩擦。
作为台湾地区前领导人,蔡英文的身份极为敏感,她的行为被中方视为“台独”分子试图制造外交冲突。
林剑表示,中方已就此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并警告日方在台湾问题上应谨言慎行。
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敏感议题,也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
中方始终强调,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任何外部势力试图干涉都将付出代价。
日本在历史上对台湾问题负有特殊责任,从二战时期的侵略行为到后续的殖民统治,日方的历史罪责不可忽视。
如今,日方纵容蔡英文窜访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也对两岸和平统一构成干扰。
林剑明确表示,日本这种做法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可能招致风险。
最后,日本的军事部署问题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日本预算草案披露,日方计划在九州部署改良型12式陆基反舰远程导弹,其射程覆盖中国沿海地区。
这一举动被中方视为日本军国主义倾向的体现。
9月10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蒋斌在回应中指出,地区国家捍卫和平的意愿更加强烈,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日本的军事部署对东亚地区安全格局构成潜在威胁。
改良型12式导弹射程约1000公里,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引发了中方的高度警惕。
中方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并警告日本应慎重处理与邻国的军事关系。
蒋斌强调,中方不会允许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更不会接受日方的无理要求。
针对上述事件,中方的立场非常明确:捍卫国家利益,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行为,同时警惕日本的军事扩张。
一天内中方点名日本3次并2度交涉,凸显中日关系的紧张态势。
石平事件、蔡英文窜访及日本军事部署成为三大核心议题,涉及外交、法律、历史责任和地区安全的多维度冲突。
未来,中日关系的走向仍需双方共同努力,避免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