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阿根廷专家:中拉合作互利共赢 前景光明

    发布时间: 2025-09-01 09:01首页:主页 > 国际 > 阅读()

    阿根廷国际关系委员会亚洲事务委员会主席、阿根廷天主教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生部主任乔治·易·马勒纳10月12日在《中国日报》撰文指出,近年来,中拉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务实合作不断拓展,中拉关系越发稳固,中拉合作未来可期。

    中拉友好源远流长 中拉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与拉美国家虽相距遥远,但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部分拉美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拉关系日益密切,中拉合作范围逐步扩大。80年代中拉之间开展密切的商务合作,90年代推进到教育、文化和科学等领域,并在过去20年里延伸到技术、卫生、军事和战略领域。

    2014年,“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成立,这一机制为推进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整体合作搭建了平台。同年,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这些主要粮食和能源出口国与中国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2016年,《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确立了中拉关系发展的目标,提出了推进中拉整体合作的规划。与2008年的第一份白皮书相比,该文件丰富了中拉合作的领域,对推动中拉关系发展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一带一路”推进中拉关系再上新台阶

    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方提出拉美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2018年,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也发表声明,指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方,再次向拉美国家发出诚挚邀请。至此,拉美国家开始纷纷加入,拉开了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的序幕。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中也已颇具经济影响力。截至目前,该地区已有21个国家加入这个倡议。

    近年来,中拉在“一带一路”框架指引下取得明显合作成效。双方在农业、矿业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有效的互联互通拉近了中拉关系。同时,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中拉在基础设施、技术和其他各个领域的合作,中拉合作不断结出硕果。

    中拉携手共抗疫情 中拉合作互利共赢

    中国为引领国际抗疫合作贡献不菲。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率先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伸出援手,提供药品、医疗设备和医疗咨询等帮助,为这些国家抗疫、复苏经济提供了重要帮助。

    中拉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中国在通信、房地产、食品、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投入更多资金,这有助于改善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基础设施,回应了该地区的经济诉求。目前,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同时也是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重要的外国投资者、贷款人和基础设施建设者之一。

    在全球能源和粮食危机中,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进口的农产品和食品对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矿产等原材料可以满足中国的生产需要。

    随着越来越多来自拉美地区的伙伴加入“一带一路”共建,中拉合作基础正在逐渐夯实,合作空间也在不断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中拉合作前景光明。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宝安南路蔡屋围发展大厦2302室 粤ICP备2025475172号-1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