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美国佐治亚州现代与LG合资电池厂工地,发生了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执法行动。
据《韩民族日报》9月8日报道,当地时间9月4日,美国国土安全部联合FBI、DEA、ATF、ICE等五大联邦执法机构,对工地展开突袭,拘捕了近500名工人,其中超过300人为韩国公民。
这些工人被指控涉嫌“非法居留和工作”,根据当地的执法过程视频显示,他们的手脚被铁链捆住,像“牲口”一样被带走。
这一场面震惊了外界,也让韩国政府和企业界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
表面上,这次执法行动是美国打击非法移民的常规操作,但背后隐藏的政治意图却让人深思。
特朗普政府一向将移民问题作为政治工具,通过极端执法政策迎合国内民粹选民的需求。
尽管数据显示,美国非法移民的犯罪率长期低于本土出生公民,但执法指标的压力让执法部门不得不寻找“替代目标”。
现代电池厂的韩国工人正是这种背景下的“完美猎物”。
这些工人持B1商务签证或免签入境,受雇于韩国母公司派遣的承包商,从事短期技术建设工作。
这种做法虽然游走于法律灰色地带,但在跨国投资中极为常见,过去也往往被默许。然而,这次却成为美国“杀鸡儆猴”的选择。
LG新能源合资电池工厂建设工地因涉嫌非法滞留等被捕的300余名韩国籍工人被关押在此。(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
更令人深思的是,这些工人并非偷渡客,而是韩国企业为加快美国工厂建设、响应美方“制造业回流”号召而派遣的技术人员。
他们的工作不仅没有抢美国人的饭碗,反而是在为美国创造就业岗位。
然而,美国执法部门却以程序上的瑕疵为由,采取了极具羞辱性的方式处理,既打击了韩国企业的信心,也让韩国政府在国际社会面前颜面尽失。
对此,韩国外交部发言人李在雄表示,"我们投资企业的经济活动和公民的权益,在美国执法过程中绝不能受到不当侵犯。"
而韩国总统李在明则要求全力以赴迅速解决这一事件,韩国外交部可能立即派出高级官员赴美。
然而,这次事件的时间点也耐人寻味。
近年来,特朗普政府通过发动“关税战”迫使盟友以巨额投资换取关税豁免。韩国承诺未来五年对美投资1500亿美元,其中现代汽车承担260亿美元,而佐治亚州的电池厂正是这一投资计划的核心项目。
韩国政府与企业界原以为这样的“慷慨解囊”,能够换来美国的礼遇与政策支持,但现实却是:钱可以收,人必须抓。
这种“朝三暮四”的行为不仅让韩国感到寒心,也暴露了美韩关系中不对等的权力结构。
美国用一场突袭行动明确告诉他:即便是盟友,也要接受美国规则的任意解释。
这不仅让韩国政府的亲美政策遭遇信任危机,也让韩国企业重新审视赴美投资的风险。
更广泛地看,这种执法行动正在加速透支美国的国际信用。当盟友发现,即使主动让利、听话合作,仍可能被羞辱时,谁还能继续信任美国的承诺?
这场事件不仅对韩国是一次警告,也让其他盟友如日本、德国等国感到警惕。一旦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霸权逻辑成为常态,美国的国际形象和盟友关系将面临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