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在日本当“社畜”的第四个月,累但没完全麻木!

    发布时间: 2025-09-10 06:02首页:主页 > 国际 > 阅读()

    邓博文

    辽宁人

    在日留学

    新晋上班族

    兴趣是主机游戏 阅读 观影 足球

    喜欢收集各种游戏相关物品

    这是《漫谈日本》第36篇

    【注:作者写于8月】

    学生时代,和朋友在一起聚会的时候谈论的大多是梦想、兴趣和未来。上了班之后,这些内容逐渐被工作内容和工作上的烦心事所取代。

    不管是和在日本生活的朋友聚餐,还是在和国内上班的朋友用微信闲聊时,〖上班〗二字已然成为了高频词汇。

    不过说实在的,我还不敢说能完全理解同为社畜的朋友们的心情。因为实际上,我目前还在研修(实习期间),距离真正的上岗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上班四个月了,还没有真正接触工作内容,这在国内的朋友们看来似乎是很不可思议的。

    实际上,长达半年的研修,在日本也是相对少见的。一般的企业,研修三个月是常态。

    我始终认为,在实践中学习是相对有效的进步方式,闭门造车难免会和现实产生偏差。不过,公司似乎并不这么想。

    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夯实基础,适应团队合作,同时增进同事间的感情,这应该是负责社内教育的人事团队想要达到的效果。

    于是乎,我的研修生活,大抵如下:

    “ 7:15  起床洗漱,做饭。”

    “ 8:00  出发,坐电车去公司。”

    五十分钟的通勤时间,在东京并不算远,但早高峰的人潮人海,着实让人受不住。

    炎炎夏日,电车中散发的香水味、汗水味、头油味以及狐臭味混合在一起,被动吸入之后,连脑子都变得有点奇怪了。

    空座位更是想都不要想,靠车门侧面的扶手因为能稍微倚靠一下,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此时只能掏出耳机,用音乐暂时麻痹自己的神经。

    “ 8:50  结束难熬的电车之旅,抵达公司。”

    “ 9:15  电子签到,开始晨会。 ”

    “ 9:30  晨会结束,正式开始工作。”

    目前的研修把所有新人分成10人一组的八组,每个组负责一项程序机能的开发工作,组内又分为2人一组的小组。

    比起一两个人埋头苦干,频繁的组内沟通与协商,似乎更受日本人重视。

    如果组内多是那种符合刻板印象的较真、细致的日本人,那么这一组会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在讨论上。如果恰巧该组的组长,喜欢时不时开启teams小组会议的话,该组的进度就会明显被拉慢。

    至于,如此多的协商和讨论,到底对开发工作有无正面影响,实在是因人而异,无法断言。

    不过,由于整个程序开发研修长达一个半月,实际需要的时间又短于计划的时间,将会议作为打发时间的一种手段也未尝不可。实际上,借由讨论之名闲谈者,好像也不在少数。

    在研修中,做的慢组有情可原,进度比较快的组反而会产生种种问题:原本学IT出身的组员,很快的写完了自己的部分,结果因为和其他成员做好的内容对不上,而导致整个组都要重新开发。

    借助AI时代最好的帮手——ChatGPT的力量,很快地完成了代码的写作,但被讲师提醒「比起自己一个人快速完成任务,配合大家的节奏一起进步,才能更好的完成研修」。

    这也印证了我的猜想:研修的主要目的不是最后做出了多么耀眼的成果,而是通过小组作业学会日式集体合作,以提前适应日后的实际工作。在相对重视效率的中国职场,日本企业的这一套,大抵行不通吧。

    “ 12:00  午休时间开始。”

    中日文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工作风格上,在午餐的选择上也呈现泾渭分明的态势。

    日本人大多都是带自己做好的饭,且基本都是小份的炒饭或饭团。相反,中国人这边偶有外出觅食的,即便是自己带饭也是荤素齐全,菜品丰富程度完胜。日本人吃的少确实不是单纯的刻板印象,本身对于吃,就没有中国人那么重视。当然,也有中午进食过多,下午会困意倍增的原因。

    “ 13:00  午休结束,下午的工作开始。”

    在工作开始之前,还需要进行一次午后报告,内容大抵是上午的进步,今天要完成的目标等等。

    这既是为组内的情报共有,同时也是向讲师汇报。公司给每两个组都配备了两位讲师,如果遇到不懂得地方,可以及时向讲师求助。

    当然,指望从讲师口中得到诸如「请问这段代码该怎么写」之类的回答大概率是不可能的,讲师们只会引导、辅助进行编程等。所以,是否能分到适合自己的讲师,也是影响工作进度的重要一环。

    “ 16:45  进行一日中,最后一次的报告——〖晚间报告〗。”

    “ 17:30  按下「定时退勤」的按钮,打卡下班。”

    我司法定劳动时间只有7小时15分钟,相比一般的公司还是要轻松一些,工资方面自然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加之目前还处于研修阶段,有一说一,每天的工作都很清闲。因此,下班之后,很多同事都会一起去喝酒吃饭,或是打麻将。

    当然,中国人和日本人基本是分头行动,不过也有我这种少数派,偶尔会和日本同事一起聚餐。

    日本人在公司内外的形象截然不同,似乎已经成为中文互联网上的共识。

    日本天气播报女主播冲田爱佳因两张反差颇大的照片成为当时热点

    不过我司的同事,在社内和社外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反差。

    当然,一起去吃饭总会说些不方便在公司说的事情,既能练习日语还能获取情报(大多是八卦),一举两得。

    下班后和日本同事一起去吃韩国料理,聊了整整三个小时

    一场性价比超高的日语“课堂”

    到目前为止,我对现司还是比较满意的。同期之间的氛围称得上和气蔼蔼,上司和前辈也比较平易近人。公司里也有各式各样的俱乐部供新人参加。

    在这种环境下,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跟同事交流,以精进日语,还可以继续进行我最喜欢的中日文化差异观察活动。

    每天的交流就像一场轻快的语言实验,有时或因词不达意,或因文化差异而闹出笑话。

    但换个角度想,那也是另一种沟通的润滑剂。

    或许正因如此,我总觉得上班像是去上另一门课——而且这门课还自带社交和娱乐功能,性价比相当高。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宝安南路蔡屋围发展大厦2302室 粤ICP备2025475172号-1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