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9月10日报道,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接过中国新任驻墨西哥大使递交的国书后,在首都墨西哥城表示,墨方愿与中方携手持续提升两国关系水平。
而综合彭博社、路透社等外媒10日报道称,墨西哥政府计划上调对未与其签署贸易协定的国家的关键进口商品关税,以减少对亚洲进口的依赖。
据悉,此次调整中,进口汽车关税税率将被提至最高50%,而由于中国是墨西哥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国,这一计划将使中国受到直接冲击。
但随后,辛鲍姆又紧急出面解释:加税与加强墨西哥经济和“墨西哥计划”有关,无意与任何国家起冲突。
那么,这言行不一的外交行为透露了什么信息?墨西哥为何会做出如此选择?
实际上,墨西哥的这一政策转向并非偶然,而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外部来看,美国对墨西哥的施压不容忽视。自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美国加大力度试图阻止中国商品通过墨西哥转口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甚至对墨西哥加征30%的关税,以逼迫其在贸易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在这种压力下,墨西哥不得不向美国示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税。
与此同时,墨西哥的内部经济问题也是重要原因。
据墨西哥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墨西哥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1200亿美元。
墨西哥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以高附加值的汽车、智能手机为主,而出口到中国的多为矿产,且规模较小,2024年墨西哥对华出口总额仅为不到100亿美元。
这种贸易结构的不平衡让墨西哥政府感到担忧,加税被视为保护其国内就业和产业的一种措施。
但这项政策真的能达到预期效果吗?
从短期来看,墨西哥或许能借此向美国释放善意,同时对其国内传统行业提供一定保护。
然而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可能会带来更多问题。
首先,墨西哥经济高度依赖美国,过度迎合美国的要求可能使其丧失经济自主性。
其次,加税可能导致中墨经济合作受阻,尤其是中国在墨西哥的投资和技术合作可能因此减少。
此外,许多墨西哥企业依赖中国进口的零部件,加税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进一步削弱其国际竞争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墨西哥的这一举措可能对中美博弈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虽然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当地时间9月11日表示,墨西哥无意与他国发生冲突,并强调已经就此事对包括中国、韩国驻墨大使做出解释,并否认了加税是为了“讨好美国”。
但作为拉美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墨西哥的政策转向可能引发其他拉美国家的效仿,从而加剧中美在拉美地区的竞争。
这也让人不禁思考,墨西哥是否能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既维护经济利益,又避免过度依赖任何一方。
面对地缘政治的压力和内部经济的掣肘,墨西哥未来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是继续向美国靠拢,还是在中美之间寻求新的平衡?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