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媒9月10日报道,她们貌美如花,家财万贯,却也心狠手辣,冷酷无情。全球这些贩毒集团女大佬,往往和男性同伙一样令人畏惧。她们遵循一个简单的行事准则:“不成功便成仁”。她们大肆贩运海洛因,精心策划大胆越狱,甚至冷酷无情地雇凶杀人。
虽然对于像“矮子”古兹曼之妻艾玛·科罗内尔·艾斯普罗这样招摇过市的女性同伙,并没有明确的犯罪模板,但心理学家丹妮尔·黑格解释称,某些人格特质和其他因素可能会驱使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
她认为,女性犯罪往往让公众“更为震惊”,因为女性被视为“母亲、女儿和姐妹,本应温柔、善良且富有母性”。
丹妮尔告诉英媒:“但女性与男性一样,都有阴暗面,有善必有恶,人格类型、变体和变量多种多样,所处的环境也各不相同,人们需要在出生后的世界里为生存而战。对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境地,有些人会挺身而出,参与其中,而有些人则选择离开。”
有鉴于此,我们来看看南美贩毒女王的危险而迷人的生活,并解读她们令人震惊的行为背后的一些动机。
“矮子”古兹曼之妻
艾玛·科罗内尔·艾斯普罗或许是所有贩毒集团女大佬中最有名的一位。这位36岁的加州女子在2021年华盛顿特区的一次虚拟听证会上认罪,承认在至少六年的时间里帮助“矮子”古兹曼分销海洛因、可卡因、大麻和甲基苯丙胺。
她还承认了一项洗钱罪、一项与外国毒贩进行交易的罪,以及一项在2015年密谋帮助丈夫从墨西哥监狱越狱的罪。这位前模特于2023年获释,今年早些时候与一位墨西哥网红推出了内衣系列,与斯基姆斯品牌竞争,因此被描述为黑社会的金·卡戴珊。
艾玛出生在一个贩毒家庭,她的墨西哥父亲就是一名毒贩。2006年,在她父亲举办的一场派对上,17岁的她结识了“矮子”古兹曼。在一场以毒枭寻找妻子而臭名昭著的选美比赛上,“矮子”古兹曼向她求婚。
两人在她18岁生日那天结婚,当时“矮子”古兹曼(现正在科罗拉多州监狱服无期徒刑)已经50岁。2011年,艾玛生下了双胞胎女儿玛丽亚和埃马利。
在法庭上,她声称对自己造成的“任何和所有伤害”都感到“真正的悔恨”,并请求“这个国家的所有公民”原谅她。
丹妮尔解释说,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影响”,因为他们负责前瞻规划和冲动控制的前额叶尚未发育完全。“这可能导致一个人被操纵,并让那种生活对他们来说变得正常。如果你嫁给了一个毒枭,那可能会像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一样正常,”她说。
这位心理学家还解释说,年龄差距可能导致“近乎父女般的崇拜”。
太平洋女王
贩毒集团女大佬中的大姐大桑德拉·贝尔特兰颇具传奇色彩,甚至有人为她写了一首歌。墨西哥乐队蒂华纳土坎人乐队2004年的歌曲《女王中的女王》中有这样一句歌词:“玫瑰越美丽,刺就越锋利。”
贝尔特兰被誉为“太平洋女王”,她同样出身犯罪世家,不仅父母,祖父母也从事贩毒活动。这位64岁的女子之所以获得这个绰号,是因为2001年她从墨西哥曼萨尼约派出一队金枪鱼船,将10吨可卡因运往加利福尼亚州,后被当局查获,桑德拉也随之消失。
她嫁给了两名加入贩毒集团的警察,这两名警察都在墨西哥毒品战争中被杀。2007年9月28日,贝尔特兰被捕并被引渡到美国。
她总共在狱中待了七年,其中包括两年单独监禁,直到2015年获释并返回墨西哥。丹妮尔说,“犯罪分子和警察之间只有一线之隔”,非法活动的诱惑可能会驱使一些人犯罪。
她说:“如果你对犯罪不感兴趣,为什么要涉足其中?警察中的犯罪活动多得惊人。而且,诱导一个人跨越这条界限很容易,就像爱与恨之间只有一线之隔一样。”
黑妹
杰西卡·奥塞格拉是“矮子”古兹曼的竞争对手——贩毒集团头目内梅西奥·奥塞格拉·塞尔万特斯的女儿。
2021年6月,“矮子”古兹曼之妻出庭仅一天后,杰西卡(人称“黑妹”)就被判两年半监禁。当时34岁的她承认帮助父亲通过他们的各种生意洗钱,这些生意包括寿司餐厅、度假村和龙舌兰酒公司。
“埃尔门乔”是头号通缉毒贩之一,他在墨西哥经营哈利斯科新生代贩毒集团。这个残忍的团伙包括5000名杀手,他们的标志性行凶手法是斩首敌人,然后用酸溶解尸体。
杰西卡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坚称自己没有参与贩毒活动,并在给法官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对我所做的可能造成任何伤害的事情都感到后悔。”
2022年3月,她在加利福尼亚州一所低安全级别监狱服刑25个月后获释。心理学家丹妮尔说,用酸溶解尸体的行为是“连环杀手或急于销毁证据的人才会做的事情”。
她补充说:“这不是普通人能想到的——更不用说想出这样的主意了。在犯罪活动中,高层人士往往不会亲自作案,这可以显示出一种权力或控制的元素。当人们犯罪却未受惩罚时,他们会对警察和权威感到越来越不害怕,而且风险越大,大脑就越想承担更多风险。”
女王陛下
巴西女子瓦莱斯卡·蒙泰罗2021年9月,27岁的她在度假时被捕。她被指控控制巴西东北部塞阿拉州一个犯罪团伙的财务。
她之所以被称为“女王陛下”,是因为蒙泰罗把“不义之财”花在了奢侈旅行和奢华生活上。这并非她第一次被警方抓获。2014年,她因领导一个在塞阿拉州首府福塔莱萨抢劫住宅和商业房产的团伙而被捕。
六年后,她在里约热内卢为一个犯罪团伙担任会计时被抓,并被强制戴上脚镣,她被认为是逃犯时弄断了脚镣。
丹妮尔专门研究“黑暗三角”人格——精神病态、马基雅维利主义和自恋,她说正是这些特质往往导致犯罪。当被问及为什么参与非法活动的人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时,她说这可能是“短视或傲慢”的表现。
丹妮尔补充说:“有人以展示犯罪活动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生活,同时又有公开的个性,这很有趣。社交媒体是自恋行为的避风港。在这个地方,一个人生活中的一切可能都是假象。有人炫耀这些,却又乐于看到别人的生活毫无价值,这是一种有趣的人格类型双重性。”
死亡女爵
年仅21岁的玛丽亚·埃斯基维尔在成为当地一个贩毒集团头目后声名鹊起,随后被杀。据说这位年轻女子是在爱上了一个绰号“M2”的毒贩后,开始涉足帮派生活的。
2017年,她放弃了中产阶级的城市生活,前往米却肯州阿奎利拉与其他罪犯一起生活。他们是“埃尔门乔”贩毒集团的成员,该集团与“矮子”古兹曼的锡那罗亚贩毒集团争夺地盘。
玛丽亚在枪战中颈部中枪,伤重不治身亡。警方在一次突袭中查获的文件显示,她参与了绑架、敲诈勒索和其他犯罪活动,并亲自指挥贩毒集团的杀手。
她还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炫耀自己在贩毒集团中的生活方式。丹妮尔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可能导致一个人犯罪,包括他们的人格、健康状况,甚至家族历史。
她说,“一般来说,道德和伦理立场较少的人具有更高的精神病态和自恋水平,经营这类犯罪企业的人不会像正常人一样感受到风险,他们有一种膨胀的优越感,认为自己不会被抓。这类人更有可能与有类似精神病倾向的人在一起——比如,不害怕警察或权威,或不怕承担巨大风险。”
教母
卢兹坎波斯在两个成年儿子的帮助下,在哥伦比亚经营着一个国际贩毒团伙。她还使用“拉·科马德雷”等别名——这些词都表示女性大老板。
但她并非出身犯罪世家。相反,她在墨西哥西部米却肯州度过了一个相当美好的童年。这一切在她十几岁时发生了改变,当时犯罪头目们来到了该地区。
她初涉毒品生意是在加利福尼亚州街头贩卖毒品,这导致她在20世纪90年代被驱逐回墨西哥。
从那时起,她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犯罪生涯,据说她与“矮子”古兹曼的儿子们密切合作。她每周向美国运送30公斤可卡因。她还雇佣飞行员并购买喷气式飞机来运输毒品,随后被捕。
2017年她被捕后不久,她的两个儿子被杀,他们被肢解的烧焦尸体被遗弃在一辆车里。这是对她不要配合调查的严厉警告。伊雷妮因毒品犯罪被判22年监禁,据说她在狱中精神状态迅速恶化。
丹妮尔解释说,一个人成长的环境会改变他们对正常的认知。“这可能看起来像是正常的生活,尤其是当你看到其他人都在做同样的工作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当他们犯罪却未受惩罚时,他们会继续从事更大的犯罪活动。尤其是当存在竞争且可以从中获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