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美议员代表团六年来首度访华,连用两个“最”形容中国,寻求和平共存

    发布时间: 2025-09-25 05:00首页:主页 > 国际 > 阅读()

    9月21日,北京迎来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外交时刻。

    以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领袖亚当·史密斯为首的跨党派议员代表团抵达中国,展开了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正式访问。

    这次访问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但更引发关注的是史密斯在会谈中的表态。

    他公开承认,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国家之一”,并强调中美找到和平共处方式的重要性。

    这一表态罕见地坦率,透露出美国对华战略的深层调整。

    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经历了贸易战、科技封锁和军事摩擦等多重冲突。

    美国曾试图通过一系列手段遏制中国,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贸易战未能重创中国经济,反而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了高昂代价;科技封锁虽然在短期内对中国高科技产业造成压力,但也激发了中国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自主创新。

    与此同时,中美经济的深度依存关系并未因“脱钩”而削弱。

    202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依然位居全球前列,美国的供应链安全依旧离不开中国市场。

    这些现实让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

    此次议员代表团的到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美高层互动频繁:9月19日,两国领导人通话;9月14日至15日,中美经贸团队在马德里举行磋商。

    这些密集的接触表明,美国的对华战略正从以意识形态为驱动的对抗,转向以利益为导向的“风险管理”。

    史密斯的“两个最”正是这一战略调整的直接反映。

    在会谈中,史密斯特别提到,他对中美两军缺乏更多交流“深感担忧”。

    近年来,两国军事沟通渠道的冻结使得南海、台海等热点地区的风险不断上升。

    作为两个核大国,中美之间的军事冲突将是灾难性的。

    史密斯此次访华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推动两军沟通机制的恢复,为中美关系建立“防护栏”,避免因误判导致失控。

    除了军事领域的紧张,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也是此次访问的重要推动力。

    通胀问题长期困扰美国选民,而降低对华关税被视为缓解通胀的一种选项。美国企业界也强烈呼吁改善对华关系,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市场预期的可控性。

    史密斯将经贸问题列为“首要议题”,表明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继续推进“脱钩”的同时,在经济领域正采取更为务实的策略。

    这种策略试图在不损害国内政治利益的情况下,与中国展开有限合作。

    史密斯的“两个最”不仅是一种外交辞令,更是一种战略信号。

    它揭示了美国对华政策从“全面胜出”转向“管理竞争”的深层变化。未来,中美关系很可能进入一种“竞争为主、对话不停、合作有限”的新常态。双方将在科技、经贸、军事等领域持续博弈,但也会努力避免冲突。

    此次访问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解决了多少具体问题,而在于它为中美关系释放了一个信号:双方正在尝试为激烈的竞争建立必要的规则和缓冲机制。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宝安南路蔡屋围发展大厦2302室 粤ICP备2025475172号-1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