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海军相关部门“官宣”,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这是我国航母发展历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对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首次”,无疑是此次训练的一大关键词,这是我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军事专家张军社告诉观察者网,电磁弹射作为一项革命性的舰载机起飞方式,将显著提升福建舰的战斗力。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也指出,此次训练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福建舰未来将进行更为复杂的科研实验和训练工作。
而随着世界上首次五代机电磁弹射由中国人完成,更有多位观察者网网友念叨起大洋彼岸的“福特”号航母,因至今迟迟未能电磁弹射F-35,丢掉了“世界第一”。
美国知名军事新闻网站“战区”当地时间22日(The WarZone,TWZ)撰文承认,歼-35确实早于F-35夺得这项“世界第一”,并形容中国航母作战能力的飞跃“令人震惊”(stunning)。文章更是直言,突然曝光的“福建舰弹射三连”画面,某种程度上只是今年中国空中力量组合中“众多令人震惊的发现之一”。
美国海军协会新闻网(USNI News)同样立即重点关注,其报道援引PLATracker网站(长期追踪解放军发展动态)联合创始人本·刘易斯(Ben Lewis)称,此次测试是中国航母项目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虽然这些测试很可能在今年早些时候已经完成,但选择在福建舰第九次海试期间发布视频表明,福建舰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做好了服役的准备。”
刘易斯强调了中国利用新航母与舰载航空能力所能展现的力量投射潜力。“在形成战斗力后,中国海军将有能力在第一岛链和西太平洋部署第五代隐形舰载机,并由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与指挥机提供支援。”他分析道。
此次训练,有何亮点?
海军相关部门发布的消息并未透露训练的具体时间,但对外表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受阅前,歼-15T 、歼-35和空警-600这三型舰载机就已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据报道,在此前组织的多次试验训练任务中,海军多名飞行员驾驶这三型舰载机,成功在福建舰上实现起降,验证了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与多型舰载机的良好适配性,使福建舰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为后续各型舰载机融入航母编队体系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海军舰载航空事业加速发展,完成了从单机到体系、从岸基到舰基、从滑跃到弹射、从能飞到能战的巨大跨越,人民海军正朝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稳步前进。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新媒体账号“玉渊谭天”介绍称,这次特殊的“上新”,有三大看点:第一大看点,是福建舰打击范围能够覆盖第二岛链。第二大看点,是弹射型航母搭载的舰载机机型变多,提升了体系化作战能力。第三大看点,是多一艘航母带来的对地区局势影响力的提升。
《南华早报》称,此前,中国另外两艘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的舰载机,均采用滑跃起飞的方式。而此次训练,福建舰测试了被称为电磁飞机弹射系统(EMALS)的弹射器,因其结构复杂,电磁弹射对海军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作战系统。
福建舰舰载机展开电磁弹射训练 视频截图
与滑跃起飞相比,电磁弹射可以更频繁地发射和升空更重的飞机,这意味着不仅可以满载先进战斗机,而且其他大型固定翼飞机,例如预警机,也可以轻松操作。
报道补充称,电磁弹射器相比美国海军大多数航母使用的蒸汽弹射器,更节能且灵活,可用于发射各种类型的无人机。中国海军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已安装了电磁弹射器,使得这些舰艇实际上成为了“无人机航母”。
美媒承认:这项指标,歼-35赢过F-35
“战区”网站也特别指出,与积累了数十年蒸汽动力弹射器经验的美国海军不同,中国海军在其首艘弹射型航母上选择了电磁弹射器。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海军的“福特”号航母是第一艘使用电磁飞机弹射系统将飞机送上空中的航母,但迄今为止,F-35C战斗机尚未在该航母上电磁弹射起飞,这使得歼-35成为全球首架实现这一壮举的隐形战机。
报道称,根据早些时候的预测,F-35C战斗机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