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A股市场,有一只股票挺吓人的。
寒武纪,这家专做AI芯片的公司,在短短一个月内股价飙涨一倍,最高冲到1595.88元,把茅台都比下去了,一时间成为全A股最贵的股票。
不过,这几天寒武纪股价从高点回落到了1400元左右。虽然它在A股榜一大哥的位置只坐了两天(按收盘价计算),但华尔街顶级投行高盛仍然出人意料地将寒武纪的目标价调到了2104元。
这意味着,高盛认为这家芯片公司的股价在未来一年里还能再涨50%。
要理解寒武纪的股价为什么这么疯狂,首先咱们要知道这家公司是干嘛的。
简单来讲,寒武纪是一家专门为人工智能设计芯片的公司,跟大洋彼岸的英伟达类似。
在AI产业里,经常有人把卖芯片比作“卖铲子”。训练一个大模型,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用普通的芯片来做,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几年,但用专门的AI芯片,可能几天就能搞定。
目前寒武纪的产品线大致分为“云、边、端”。
“云”指的是云端芯片。寒武纪旗舰产品思元590便是云端芯片,主要应用于AI推理和训练场景。
“边”指的是边缘端芯片。比如寒武纪的思元220,专门用于深度学习的边缘端加速芯片,高算力,但低功耗。
最后一个终端方面,寒武纪走的是IP授权模式,就是把芯片通过授权IP的方式卖给客户,让他们集成到自己的终端设备里。
除此之外,寒武纪也在构建自己的软件生态平台Neuware,对标英伟达的CUDA生态。
年初DeepSeek爆火之后,国内大厂今年都在狂卷AI赛道,加速完善自家的大语言模型,所以对高性能AI芯片的需求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在国际芯片进口受限的大背景下,寒武纪这样的国产AI芯片厂商,自然成了承接市场需求的重要选择。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的AI基础设施采购目录里,都已经出现了寒武纪的产品。
所以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交出了一份让人惊讶的成绩单: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347%。更重要的是,公司净利润达到10.38亿元,而去年同期还亏损了5.3亿元。
这种爆发式增长直接反映在了股价上。8月26日盘后发布半年报后,寒武纪股价次日直接高开,盘中最高摸到1464.98元,超越A股老大茅台。虽然最近股价起伏比较大,但寒武纪市值还是达到了五千多亿。
那么,寒武纪的芯片目前究竟处于怎样的技术水平?它能不能撑起这么高的市值?
虽然总有人调侃英伟达是“小寒武纪”,但说到实力水平,英伟达还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
从市值上看,英伟达是现在世界上市值最大的股票,体量接近29万亿元,几乎相当于六十个寒武纪。
从产品性能来看,咱们之前提到的寒武纪旗舰产品思元590,性能大致能追上英伟达四年前发布的A100,那如果把思元590和英伟达最新的H100、H200拿来比较,性能差距就更大了。
更关键的是软件生态。十几年来,无数开发者在英伟达的CUDA平台上写程序做开发,CUDA生态已经几乎成为了行业标准。要让他们转到寒武纪的Neuware,不仅需要足够的吸引力,更需要时间。
单看股票市盈率这个指标更加直接,寒武纪目前的市盈率高达257倍,而英伟达尚且只有50倍。市盈率越高,往往意味着泡沫越大。
当然,国内市场也并不是只有一家寒武纪,华为、海光都是芯片行业的领头羊,竞争激烈。
比如海光信息,它走的是另一条路线。虽然它的市场份额比较低,大模型训练的稳定性上仍待验证,但海光的AI加速芯片深算二号的兼容性很强,便于适配各家的现有软件,有成本低的优势。
另外,深算三号也即将在三季度量产,对标的是英伟达2023年产的H20。相比之下,寒武纪的优势并不算突出,但它的股价却实现了快速上涨。
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业绩扭亏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现实因素是A股能直接买到的AI芯片公司不多。除了海光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以外,华为、GPU四小龙(摩尔、沐曦、壁仞、燧原)都没有上市。
五千多亿的寒武纪,有多少有业绩支撑,又有多少是泡沫,似乎市场已经给了答案。
就在9月4日,A股市场的整体降温,戳破了不少情绪泡沫,寒武纪在一天之内暴跌了14个点,上周追高的投资者,如今多数已经深套其中。
与其实际营收和技术水平相比,现在的寒武纪显然存在溢价。但这并不是说公司没有潜力,只是说明在当前阶段,它的估值更多受到市场关注和投资者情绪的推动。
芯片产业需要长期积累,而资本市场的热潮来得快、去得也快。长久来看,真正决定一家公司价值的,还是它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