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看小米YU7,是那种天桥骑手出道,一路跑到大厂“实习生”位置,前途难测、话题不断。7月那批销量还在吃瓜群众的心里打哆嗦:满微博宣称大定20万多订单,结果实际月销刚过6K,中杯拿铁都不敢多加糖;网友们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片场了。到了8月,月交付蹭蹭到了16548辆,终于初露锋芒。原来米式操作不是空穴来风,“有定无车”变成了买车靠抢,标准版提车APP上写着9个月,实际提前了也要3个月,和找对象比起来,提车还真是门难度大赛。虽然产能提升了20%,但订单像麻将桌上的烂牌,一抓就是满把落地,考验工厂到底是不是把老板当学建厂的大工头了。这种“买还是等?”的灵魂考问,成了不少消费者早上刷牙时的日常哲思:头发三千根,到底秃不秃得完,全看小米工厂能不能吃饱饭。
八月新能源SUV榜单出炉,乐道逆袭,小米提速,理想遇冷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