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九三阅兵活动的外宾队伍中,没有韩国总统李在明,不过这次韩方并不是没有派人出席,早在8月下旬,韩国国会议长办公室就宣布,国会议长禹元植会出席九三阅兵。
(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
李在明为何要派禹元植访华,似乎是他最近对华示好的一部分。
早在7月,有消息称中方邀请韩国总统李在明赴华参加纪念活动,但最终是禹元植官宣访华。为什么?答案其实不难猜测:为了兼顾美方的情绪,让李在明在选择上更加谨慎。
不过为了平衡韩国与中美的关系,在李在明访美期间,他派遣了一支“重量级”特使团访华,“中国通”议员金太年、前国会议长朴炳锡,以及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等悉数在列。这样的安排不仅是为了稳住中方,也是为了传递一个信息:韩国和中国的关系不会随波逐流,而是持之以恒地稳定发展。
(韩国总统特使朴炳锡来华见到王毅外长)
值得一提的是,该特使团来带着李在明的亲笔信访华,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为了维护中韩关系而做出的努力。
如此看来,李在明派禹元植访华,很可能就是为了弥补自己不能到场九三阅兵现场,所以就让韩国国家礼宾序列“二号人物”禹元植,替自己向中方问好。
虽然表面意思是这样,但禹元植访华,却不仅仅是为了参加九三阅兵。
在禹元植出发前,专门强调了“推动中韩关系发展,将对韩国经济带来极大帮助”。这不是一句客套话,背后透露出的是韩国如今面临的经济压力。
(禹元植启程前往北京前,强调中韩关系的重要性)
韩国的经贸命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中国。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在全球经济下行的阴影下,韩国当然要确保中韩这条经贸大船稳稳前行。所以,韩国的小算盘打得十分精明——在稳固美韩同盟的同时,也希望握紧中国这棵“救命稻草”。
今年也是韩国光复8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点,韩国派遣国会议长到中国,无论从历史情感还是外交策略上看,都是为构筑两国关系的新基石。这段共同的抗战历史赋予了两国在默契上更多的空间。
从这个角度出发,禹元植的话更像是一种战略表态:这一刻,我们不仅纪念过去,更展望未来。这是韩国发出的信号——我们重视中韩关系,因为它实在太重要了。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的是,禹元植在强调中韩关系发展对韩国经济十分重要的同时,他还解释称,这才是他决定此次访问的原因。
(李在明很可能是想平衡与中美之间的关系)
这一解释的说法可就大了,分析认为,或许韩国政府依旧担心,派禹元植访华出席九三阅兵,还是会引起特朗普不满,所以说,禹元植才会将此次访华之行,描述成“为了韩国的经济”,这样一来,既强调了中韩关系的重要性,也照顾到了特朗普的情绪,试图在中美之间“一碗水端平”。
显然,韩国的这种“议长外交”,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细致考量、步步为营。李在明看似在拉锯式地维护和中美的关系,实际上是不得不在“美韩同盟”和“中韩合作”间精打细算。毕竟在特朗普再次上任后,美国不断加大对韩国的外交压力,让韩国不敢轻率妄动。
如今,韩国可能还在做“等待游戏”——等到美国政策有所松动的时候,再伺机而动。但同时,他们也不敢大意,因为一旦与美国关系松动,安全防务的底牌可能就会瞬间消失。
韩国在这次外交上的表现,显露出他们仍旧想在中美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而中国也从中看到了一丝韩国想要交好的意愿。当然,我们乐见这样的积极信号,也期待着在稳步推进中韩关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深化双边合作,让这份友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