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军方拉响红色警戒,马科斯生日抗议升级,菲律宾重演“人民力量”?

    发布时间: 2025-09-16 07:01首页:主页 > 国际 > 阅读()

    近日,菲律宾武装部队宣布全国进入“红色警戒”状态,军方发言人帕迪拉强调这是“标准安保程序”,旨在协助警方维护秩序。但这一声明并未平息外界疑虑——此前一周,围绕防洪工程招标的腐败指控在社交媒体与国内多家主流媒体上持续发酵,众多抗议团体趁势走上街头,要求追责到底。

    菲律宾国家警察亦同步响应,动员2100名现役警员和1500名待命支援部队,强化马尼拉及其周边地区的维稳任务。据警方通报,抗议行动迄今“整体和平”,但部署规模与紧张节奏,显然反映出政府内部对局势的高度警觉。

    多起示威已围绕“国家防洪计划”的腐败传闻展开。

    根据《菲律宾星报》与GMA新闻台的追踪报道,该项目为菲律宾政府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总预算超过550亿比索。抗议者指控项目中存在严重的虚假招标、资金侵吞和利益输送行为,而被点名的核心人物之一,正是众议长、总统表亲马丁·罗穆亚尔德斯。

    这一节点之下宣布“红色警戒”,使整场警备动作更具政治意味。政府强调“预防性措施”,抗议者则将其视作打压民意的先兆。

    总统生日成集火焦点

    9月13日,正值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68岁生日。在马尼拉的庆生现场并未见总统公开露面,总统府则由新闻官克莱尔·卡斯特罗代为发言。她表示,总统“理解公众对腐败问题的愤怒”,同时重申马科斯“坚定支持言论自由”,并已下令成立独立调查组调查相关项目实施情况。

    然而,这样的回应在舆论中并未获得信任。多家菲律宾媒体指出,政府迄今未公布调查组具体成员与调查权限,也未说明是否允许公众或第三方机构监督调查过程。民众质疑,所谓“独立调查”是否只是政治缓兵之计。

    总统连续两日未公开露面,也让本就不安的社会情绪进一步升温。抗议组织“人民监察联盟”在其声明中写道:“总统若自证清白,应当走上前台,而非藏身新闻官背后。”这种对领导层“缺席政治”的批评,正迅速从反腐诉求转向政治问责。

    戒严日逼近,“人民力量”重现街头

    抗议团体已将下一个行动定于9月21日——菲律宾“戒严纪念日”。

    1972年的这一天,时任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小马科斯之父)签署戒严令,标志着长达14年的专制统治开始。

    这一历史节点本身已极具政治象征意义。而2025年的纪念日,被多个组织定为大规模集会时点,在黎刹公园、总统府周边和多个市政广场,抗议活动筹备紧锣密鼓。

    据《马尼拉公报》报道,本次集会获得学生组织、工人联盟、宗教团体及部分地方政府公务员协会的响应。抗议者高举的标语直指“清查腐败”“总统下台”“制止裙带政治”,已明显超越对单一项目的批评。

    历史并未远去。“人民力量”已成为舆论场中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1986年,正是由于民间持续抗议与军方倒戈,老马科斯在任期内被迫下台。而今,历史的轮廓似乎再次在总统府墙外浮现。

    军方模糊发声,忠诚测试尚未结束

    对于抗议浪潮中公众呼吁军方“站在人民一边”的呼声,菲律宾武装部队迅速作出表态。发言人帕迪拉于9月14日在简报会上重申军方“忠于宪法”、“不涉党派”,并坚决否定“政变或非法接管”的可能性。

    这一表态在形式上缓解了政权焦虑,但在内容上却刻意保持模糊。军方未明确表示是否会镇压合法抗议,也未说明将如何“支持民主制度”下的公众诉求。这种“形式中立、实质回避”的表态模式,使外界对军队立场的真实意图充满猜测。

    对比1986年事件,军方原本亦是马科斯政权的核心支柱,直到关键节点转向支持街头抗议者,才导致政局崩塌。当前军队的部署动作虽紧张,但言辞谨慎,反映出其高层正在回避承担最终责任的政治风险。

    军方是否会再次成为局势转折点,将取决于抗议规模、政府反应以及军内派系力量的再分布。马科斯政府显然对此心知肚明,这也解释了“红色警戒”背后的不安源头。

    马科斯政权边缘化风险上升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5475172号-1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