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突然对华加征最高50% 关税,加拿大却紧急叫停对华汽车重税,同处北美受美国施压,为何选择截然相反?特朗普想靠盟友围堵中国的计划,难道刚起步就要泡汤?
2025年9月10日墨西哥经济部官网公告、9月12日加拿大CTV新闻及观察者网报道显示,墨西哥拟对中国1400 余项商品加税 10%-50%(汽车类最高),加拿大则打算取消对华电动汽车100%附加税;中国外交部8月27日、9月11日先后表态反对单边关税,称将维护自身权益。
墨西哥此次加税,背后是美国特朗普政府近半年的持续施压。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以水资源分配为要挟,要求墨西哥配合限制对华贸易;8月更直接宣布,若不配合将对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 30%关税,汽车、金属等墨西哥主力出口产品还要额外加税25%-50%。
而墨西哥经济部2025年数据显示,其对美出口依存度高达82.3%,经济命脉被美国牢牢掌控。9月4日墨西哥启动《美墨加协定》(USMCA)审查后,美国又把“调整对华贸易政策”列为审查通过的条件,这成了压垮墨西哥的最后一根稻草。
尽管墨西哥总统辛鲍姆9月11日辩解称对华加税是“为保护本土产业”,但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此前指责“中国汽车低价倾销”时,已经暴露了墨西哥此举背后妥协于美国的事实。
从经济层面看,墨西哥加税其实是在伤害自己。墨西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对墨汽车出口占墨进口总量43%,且墨西哥对美出口汽车中,中国产零部件占比达38.6%。
加征关税后,这些产品成本至少上涨12%,最终会传导到墨西哥本土企业和消费者身上。中国作为墨西哥在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汽车、电子领域产业链已深度绑定。
中方此前多次劝告墨方,不要以牺牲中国利益换短期妥协,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明确表示,任何单边限制都会遭到坚决反制——参考过往案例,墨西哥牛油果、汽车零部件等优势出口产品,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检验检疫或者征税。
就在墨西哥推进加税时,加拿大却走上了相反的路。加拿大汽车经销商协会表示,实施对华电动汽车100%附加税,加方年损失将达12亿加元,还会破坏北美汽车供应链稳定。
此前加拿大为配合美国对华战略,计划在原有6.1%关税基础上加征100%关税,结果引发国内订单锐减和裁员潮,加美70%货物靠卡车运输,关税已严重影响物流。
8月中方对加拿大菜籽油等商品加征关税,直接打击加农业出口支柱,最终迫使加拿大总理卡尼在9月12日要求重审关税政策。
加拿大的“转弯”,给墨西哥敲响了警钟。两个同样受美国压力的国家,因政策不同走向不同结果,凸显跟随美国对华限制的风险。加拿大《金融邮报》9月2日就直言,对华关税是“政治正确掩盖下的经济自杀”。
而此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突然宣布,中美将于下周举行第四轮经贸会谈——显然美方想拿墨西哥加税当筹码,试图在会谈中逼迫中方让步。毕竟特朗普政府从2025年初就敦促墨西哥对华加税,如今看似“得偿所愿”,却没料到加拿大的反转会动摇所谓“对华关税联盟”的根基。
加拿大的教训已经很明确:跟着美国对华加税,最终只会反噬自己。不仅要承受中方反制,还要面对国内产业萎缩、就业流失的压力。
墨西哥虽然对美出口依存度高,但中国市场和产业链对其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若墨西哥执意走加拿大老路,只会重蹈覆辙。
对于中美经贸会谈,加拿大的政策转向也会产生影响。美方原本想靠墨西哥加税展示“国际支持”,但加拿大的退缩让这一策略失效。
中方早已明确,反对任何国家以损害中国利益为代价谋利,中美也需要平等对话,而非靠裹挟第三方施压。
说到底,特朗普想靠施压盟友围堵中国的算盘,从加拿大反转开始就已经落空。墨西哥现在站在关键路口,是坚持加税自食苦果,还是汲取加拿大前车之鉴的经验,决定着其未来经济走向。
而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经贸问题只能靠直接对话解决,零和博弈和贸易霸凌,在全球化时代根本行不通。任何试图以邻为壑的行为,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