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美国拉拢37国围堵中国,中国商务部深夜连发两公告,反击美国芯片倾销

    发布时间: 2025-09-16 09:03首页:主页 > 国际 > 阅读()

    9月13日深夜,中国商务部接连发布两份公告,直指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倾销行为和歧视性贸易措施。

    这一连串动作不仅是中国对美国近期拉拢37国围堵中国的强力回击,更是中美经贸博弈中的重要节点。此举释放了何种信号?

    商务部发布的第一份公告,宣布对美国模拟芯片的反倾销行为展开调查。反倾销是指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以挤垮竞争对手、垄断市场。

    美国芯片企业长期以来通过低价策略向中国倾销芯片,严重威胁了中国相关产业的生存权。

    第二份公告则聚焦美国对中国集成电路的歧视性限制。

    近年来,美国通过限制芯片对华出口、扩大“实体清单”范围等手段,试图遏制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自主发展。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也违反了国际贸易的公平原则。

    两份公告的发布,明确表明中国在芯片领域的态度:愿意合作,但绝不容忍不公平压制。

    公告发布的时机同样耐人寻味。就在几天前,美国试图拉拢37国对中国施压,包括要求欧洲对中印提高关税,试图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

    但这一策略并非牢不可破,反而暴露了美国盟友内部的分歧。

    例如,欧盟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深厚,其中德国车企如宝马、大众的电动车销量有一半依赖中国市场。

    显然,这些国家在经济利益上与中国深度绑定,难以完全站队美国。

    面对美国的多重施压,中国为何有底气强势反击?

    首先,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数据显示,美国模拟芯片出口中超过50%销往中国。一旦中国对这些产品采取限制措施,美国芯片企业将面临巨大损失,甚至可能导致工厂减产、员工失业。

    其次,中国的反制措施完全遵循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与美国动辄单边制裁不同,中国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最后,中国在芯片产业的自主能力显著提升。尽管高端芯片仍需突破,但中低端芯片的自给率已大幅提高。这为中国在与美国的博弈中提供了重要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博弈不仅局限于公告发布的层面,还直接影响了中美之间的经贸谈判。9月14日,中美原定于马德里举行经贸谈判。

    然而,在谈判前夕,美国突然将13家中国企业列入限制清单,这一行为被广泛解读为缺乏诚意的表现。中国商务部随即发声,强调“没有诚意的谈判,不如不谈”。

    对于中国而言,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前提是双方必须相互尊重。如果美国继续抱着“我说了算”的态度,谈判破裂也在所难免。

    这场中美经贸博弈的影响远超两国本身,也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复苏构成挑战。美国试图通过拉拢盟友孤立中国,但这种策略的有效性有限。

    许多国家在经济上对中国有着强烈依赖,难以完全站队美国。而中国通过坚持规则、强化自身实力,正在为全球经贸秩序注入更多稳定性。

    未来,这场博弈的走向将取决于双方的选择。如果美国能够回归理性,双方有望找到新的平衡点;但如果对抗继续升级,全球供应链和经济复苏都将面临更大风险。

    中国商务部深夜发布的两份公告,释放了清晰的信号:中国愿意合作,但绝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妥协。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5475172号-1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