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和老人独处。因为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习惯,老一辈和年轻人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尤其是年轻人,常常会看不惯老一辈一些过度节俭的行为。
在过去物质匮乏、生活动荡的年代里,很多老人都知道珍惜现在,时刻保持不浪费的美德。但是生于安稳年代的年轻人,没有这种意识,觉得人生有限,贵在享受。
本期内容总结了一些在年轻人视角里,老一辈过度节俭的的行为。你们有没有过相同经历和感受?究竟是年轻人太浪费还是老人过度节俭了?
1、一条抹布擦全部
网友:我前婆婆,住农村,一块抹布,洗完碗,擦灶台,擦桌子,擦火炕……反正屋里几乎什么东西都能擦…
2、喜欢攒塑料袋
网友:我妈喜欢攒塑料袋,只要是袋子无论大小都要留,装豆腐的湿漉漉也要留,有油的也要留着。说了好多次她都不听,偷偷塞在冰箱旁边的缝隙里,我发现一次就扔一次,真是气死了。
3、厕所冲水都要抠搜
网友:我婆婆来我家,会把尿留在马桶里不冲,说攒多了一起冲,这样节约水。
网友:我爸一个人住,每天洗脸水,洗碗水,留着冲厕所,洗衣服水留着拖地然后再冲厕所,家里破破烂烂的桶和盆天天都接着脏兮兮的水。
4、旧饭菜不舍得丢
网友:我婆婆有刚出锅的热饭不吃要吃上一顿剩的冷饭, 一直这样循环下去, 说多少都没用。
网友:上一顿剩菜,菜没了只是还有点菜汤油,留着下一顿炒菜放里。上一顿拌菜只剩下点酱油底,留着下一顿继续拌菜,真的接受不了。
网友:新蒸的米饭不吃,得先吃剩下的,于是新米饭也剩下了。永远都在吃上一顿的米饭,但是这一顿永远都在做新的饭。
5、一次性用品也反复洗了再用
网友:奶奶总是把打包盒或者矿泉水瓶留着洗干净了去装别的东西。这都忍了,最夸张的是,之前疫情的时候,她还去垃圾堆里捡别人扔的口罩洗干净再戴,说了好多次都不听!
网友:家里聚餐用来喝饮料的一次性航空杯,每次收拾洗碗的时候,奶奶都要我们留下来,说攒着去卖。结果有一次吃饭前她拿出来给我们用,我发现每一个杯子都是脏脏的感觉,才意识到不对劲。
6、烂水果舍不得扔
网友:老妈图便宜买了20斤香蕉,结果回来就先挑烂的吃,天天吃烂的,最后扔了5斤,实在不能理解。
7、电灯、电器不舍得开
网友:我姥姥姥爷,给他们安了空调从来舍不得用,给我热中暑晕倒在他们家院子。买药加吊针赶上几个月的空调费了,真无语。
网友:不舍得开灯,除非看不见了才开灯,我和我哥从小学习的灯瓦数非常低,非常暗,现在,我和我哥高度近视。
8、丢的东西又被偷偷捡回去
网友:我妈特别喜欢翻我的垃圾桶捡一些我不要的东西。她觉得我浪费,东西还能用,可是她捡出来也用不上啊,然后我每次就很烦,然后又背着她偷偷丢一回。
网友:换季不要的衣服包包,收拾出来让妈妈帮处理掉,结果她舍不得,转眼又藏到衣柜里,来年收拾衣柜又看到它们了。
9、好东西不舍得用
网友:我家爷爷奶奶,每次去看他们给他们买的新衣服、新毛巾、生活用品、保健品,都说我浪费,然后这些都藏起来,不穿、不用、不吃,收拾到最后自己都不记得有那么个东西。再次拿出来的时候,发霉的发霉,过期的过期,我要气死了。
你们对此有没有深刻的共鸣?其实小编觉得,老人节俭的思想和年轻人观念碰撞,这事双方都没有错,只不过是双方都想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对方。年轻人应当试着理解老人节俭背后的时代原因,老一辈也不该过度节俭并强行把这种观念和行为套到年轻人身上,在合理节约的同时也要注意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