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南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东至用地界线,南至行政区界,西至用地界线,北至桃源小镇北用地界线,规划面积约12.1平方公里。
二、规划定位
锦州市南站片区以产业研发、工业生产以及相应配套生活服务为主要功能,聚焦“科技驱动发展”与“青年友好”的发展理念,紧抓央地合作机遇,突出三生融合理念和六位一体(产业、生态、人口、空间、投融资、开发模式)推动的发展模式,塑造以“创新智慧谷·共生健康城”为主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推动南站片区发展成为区域振兴发展新引擎、锦州科技创新新高地、城市中心城区新中心。
三、规划布局
1.空间结构
以现状干路体系为骨架,构建“两轴、两板块、六组团”的空间结构。
“两轴”为功能服务轴与协同发展轴。沿中山路形成功能复合轴,串联产业组团、服务组团、总部经济组团等产业功能;沿黄海大街构建协同发展轴,串联桃源、南站两大板块。
“两板块”为桃源板块与南站板块。依托南山生态景观优势打造集合生态住宅与生态园区为主要功能的桃源板块;南站板块围绕锦州南站打造产业功能集聚的科技园区。
2.用地布局
坚持三生融合理念,合理确定用地规划,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构建南站片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色本底;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统筹供需,优化配置,满足产业项目落位需求;强化功能混合,提高用地效率,预留发展弹性,保障未来发展需求。
四、交通规划
构建级配合理、功能完善的城市道路系统。通过便捷连通的干路网,满足规划区对外交通需求;通过尺度宜人的城市街道,形成开放活力的城市街区,保障城市交通微循环;以人为本设计城市街道,满足交通出行需求。
合理布局城市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及各类交通枢纽场站,倡导“公交+自行车+步行”的绿色出行模式。全面实施无障碍环境设计,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和交通运营服务智能化。
五、绿地系统规划
以分级配置、均衡布局、慢行优先为原则,搭建“一场、两园、两带、三轴”的景观结构。
一场,为南站站前广场,强化公共活动功能;
两园,即南站片区的智慧公园和桃源片区的滨水游园;
两带,重点优化渤海大道及铁路沿线等线性空间绿化环境,提升门户形象;
三轴,美化黄海大街、中山路以及滨水区的景观环境,设置健身慢道,让科技拥抱健康,打造沉浸体验式的花园城市意向。
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坚持绿色、智能、创新理念,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采用先进、环保、节能材料和现代技术标准,建设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
七、控制线
城市红线包括渤海大道、绕城公路等城市快速路,黄海大街、东海大街等主干路,北海大街、中山路、香山路、桃源路等次干路,千山路、华山路、黄山路等支路;城市绿线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以及广场用地,城市黄线包括供电设施、排水设施、供水设施、供热设施、燃气设施、消防设施、环卫设施、交通设施等。
八、本公示文件的解释权归属锦州市自然资源局